我们非常感谢他,让我们坚持到了最后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张轶轩做 人肉闹钟 ,每天喊舍友起床复习考研,带领舍友们每天学习超过 12 个小时。4 月 8 日,现代快报记者从该校获悉,目前该宿舍四名同学已经全部 上岸 ,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。

△ 张轶轩
退役大学生士兵做宿舍 人肉闹钟
今年 25 岁的张轶轩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,2016 年考入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4+0 本科班。由于内心一直崇拜军人,张轶轩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,在陆军某野战部队服役。 进了部队才发现非常辛苦。 张轶轩告诉记者,部队训练强度非常大。虽然辛苦,但是张轶轩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。 在部队两年的生活,磨炼了我的意志,也增强了我的集体荣誉感。

△ 四人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
2018 年退役后,张轶轩来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1801 化工工艺班继续攻读学业。 刚来的时候不大适应,感觉和同学有些代沟。 虽然退役了,但是张轶轩将军人的作风和部队严格的作息时间都带到了学校。 他不像我们这么随性,个人内务干净整洁,到点起床到点睡觉,非常自律。 同学陈鑫宇告诉记者,一开始大家还不太融洽,但熟悉之后,很快就成了好朋友。
2021 年,张轶轩决定考研。在张轶轩的感召之下,宿舍其他三名舍友陈鑫宇、严加琪、顾楚文都决定一起考研。 当兵之后,我发现学习好像没那么难了。考研就像是一场新的‘战役’,选定一个目标,制定每日计划,注重劳逸结合,剩下的就是坚持不懈地严格执行。 备考时,张轶轩坚持每天早晨 6 点起床,跑步运动 1 小时,然后叫醒宿舍同学一起进行复习。学院为考研的学生准备了 考研加油站 自习室,张轶轩和舍友总是第一个来到自习室,一直要学到晚上 11 点宿舍熄灯,每天学习时超过 12 个小时。

△ 张轶轩的考研笔记
2021 年暑假期间,扬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,张轶轩和舍友们只好在家复习备考。 我们成绩都是非常优秀,只有靠勤能补拙。 放假期间,张轶轩依然每天准时打电话给舍友,喊大家一起学习。大家还专门建了一个群,方便在云上相互讨论学习。
在他的带动下宿舍四人全部上岸

△ 大家在考研加油站学习中
备考是枯燥的,很多人会半途而废。 我的成绩在班里只算是中等,在备考过程中,我也想过放弃,但是张轶轩实在是太‘卷’了。 舍友陈鑫宇有时候坚持不下来,但是张轶轩无论前一天学习多么辛苦,第二天总是能按照原定计划起床喊他们一起锻炼学习。 他就像一个‘定时闹钟’,每天提醒我们该学习了。我很感谢他,让我坚持到了最后。 最近,陈鑫宇也拿到了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而舍友严加琪、顾楚文也分别被常州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录取。
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在张轶轩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召下,1801 化工工艺班 35 名学生中有 8 名同学顺利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,占到了全班人数的近四分之一。在收获喜悦的同时,他们也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整理,与学弟学妹进行分享。

△ 在张轶轩带动下,一个班级有 8 人成功上岸
我认为在复习的过程中,一定要注重及时‘复盘’,我习惯将知识点进行整理、归纳,这个本子就是我在做真题卡壳时常常能用到的,也是考前最值得背诵的知识 ...... 近日,张轶轩通过线上方式一边展示自己考研复习时做的笔记、一边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考研经验。 我很庆幸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去当兵,参与见证了军队的强大和辉煌、读懂了军人的使命和担当、磨砺了自身的意志和体魄。 张轶轩告诉记者,成功上岸后,他也有了新目标,想继续攻读博士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,回报社会。
报道链接:https://app.myzaker.com/article/624fae151bc8e0145e000062